2025 年的中国充换电行业,在蒸蒸日上的浪潮中正迈向关键的新阶段。在这充满了许多活力与变革的行业中,有这样一批令人瞩目的人物脱颖而出 —— 他们就是 2025 年中国充换电行业的十大创新人物。他们是行业破局的先行者,用前瞻性的视野打破技术壁垒,将高效、安全、便捷的充换电解决方案带入现实;是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洞察者,以人性化设计重塑能源服务体验,让绿色出行触手可及;更是生态协同的推动者,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网络,为碳中和目标注入澎湃动力。从技术研发到模式落地,从单点突破到全局赋能,他们的每一步探索都彰显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以下是2025年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创新人物的简介:
汤晓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曾长期担任上海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负责人,先后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荣誉。他带领的联联睿科团队正在电力交易、虚拟电厂以及车网互动等新的市场化领域不断开拓创新,近期由他主导的居民社区私人充电桩规模化参与车网互动项目也成功获批了国家能源局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朱春辉,199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宝安区高级人才,广东省民营企业家智库成员,拥有发明专利30余项,曾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5所、华为电气,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并出任高级职位,2014年创立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董事长。
柏建国先生,优优绿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电力电子行业资深专家。拥有近20年行业经验,曾任职于世界500强公司,主导充换电行业多项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落地。在2015年创立优优绿能,凭借雄厚研发实力、领先的产品创新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带领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新能源充换电及储能领域的头部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庄明兴,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徐工新能源重卡商用车技术负责人,专注新能源商用车研发技术及产业化18年,新能源商用车与电动化技术领域资深专家,深耕绿色交通与智能装备研发,担任江苏省前沿研发技术计划《港口电动重卡智能感知和决策》项目负责人。获2023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24年江苏省管理创新一等奖、第二十五届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第七期333高层次人才、徐工集团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EI论文2篇;团体标准《江苏省纯电动重型卡车换电电池包系统技术规范》主要编委成员。
2022年开始搭建新能源线年大力拓展线下新能源充电桩市场,创新“四驱力营销” 模式,全方位推动销量增长;行业首创“1+N”的招商模式,“顾问式”销售模式,行业首创家用桩“一站式安装” 服务体系,提升公牛充电桩渠道影响力。2024年创新公牛充电桩C端+B端“双轮驱动”的销售模式,行业首创C端无库存销售模式和经销商为主体的售后运维服务体系。2023-2024 年,实现公牛充电桩产品销量连续两年全球领先。
戴宝林董事长于2000年创立了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他不仅带领企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社会领域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担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低碳照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照明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誉顾问以及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等重要职务。在他的引领下,豪尔赛集团不断推动产业智慧升级,展现了卓越的科研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戴宝林董事长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创办了豪尔赛全资子公司豪能汇。豪能汇聚焦于绿电交通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基于由换电重卡运营、电池银行、光储充一体化、锂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及HAO生态大数据平台组成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智慧能源产业链生态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新质生产力。
王亚,现任安徽快易电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企业专注于新能源交通工具充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和运营。企业具有强大的开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能力,已取得100余项充电领域知识产权。2024年推出的大功率车规级无线充电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王越天先生,毕业于电子工程技术专业,现任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越天专注于电源行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被评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领军人才,同时获得宝安区高层次人才证书、深圳百名行业领军人物奖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力榜单创新杰出人物,以及深圳行业领袖新青年等荣誉。
王越天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营与管理,制定并实施市场开拓战略,主导公司的核心技术管理和技术发展规划。他还负责构建并完善公司的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机制,增强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组织并且开展前瞻性研发技术工作。王先生鼓励团队勇于创新,致力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研发及制造能力,持续推进公司充电模块技术和高端产品的前沿布局,引领新的发展方向。
秦宇迪,清华大学博士,专注车网互动微网控制管理系统研究近 10 年。担任多项新能源领域重要职务,如中国公路学会交能融合委员会常务委员等,是行业青年领袖。获2024中国新经济先锋人员等多项荣誉,登福布斯亚洲中国及胡润三大30U30 榜单。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十篇 SCI 论文,填补了电动汽车与新型电网融合发展的部分理论空白。其自研算法在北京冬奥会亮相,参与过多项国标制定,主导公司与多家有名的公司合作落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当轨道交通遇上新一代UPS维谛技术(Vertiv)给出行加满高能Buff